![]() |
|
![]() |
首页 >> 改革动态 >> 市委 >> 正文 |
思茅区“六条”渠道推进生态扶贫显成效
来源:普洱政研网 时间:2019-06-24 阅读: |
思茅区是云南省重点林区,生态扶贫潜力巨大。在打赢精准扶贫这场攻坚战中,思茅区立足资源优势,突出林业特色,狠抓生态扶贫,将生态文明建设与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同步谋划、同步推进、同步落实,通过“六条”渠道精准发力,全力推进生态扶贫显成效。 渠道一: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扶贫。思茅区认真落实国家级、省级公益林每年每亩10元补助标准,对有林业生产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,增加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。2018年共补助面积36.5万亩、补助资金365.01万元,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715户。 渠道二:实施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偿扶贫。思茅区从2016年以来全面停止天然商品林采伐,集体和个人停伐的天然商品林每年每亩按15元补助,其中10元作为林权所有者的管护补助,5元作为聘请护林员报酬等公共管护支出。2018年共补助面积117万亩、补助资金1170万元,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519户、面积31.24万亩、兑付资金312.4万元。 渠道三:实施农村能源建设扶贫。思茅区以推广使用节柴灶、太阳能热水器为重点,将节柴灶、太阳能热水器项目重点布局在贫困乡和贫困村,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使用指标。2018年实施太阳能建设项目700套、每台补助1000元、补助金额70万元,节柴改灶建设项目700眼、每眼补助300元、补助金额21万元,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085户、补助金额73.29万元。 渠道四:实施退耕还林扶贫。思茅区按照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及补助标准,优先安排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,项目资金分三次进行补助,分别是第一年补助900元/亩、第三年补助300元/亩、第五年补助400元/亩,实现贫困人员政策性增收。2018年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1500亩、每亩补助1600元、补助金额240万元,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、面积167.6亩、补助资金26.82万元。 渠道五:实施网格化管理护林员扶贫。思茅区自2017年8月起,对全区509万亩林地实行林长制网格化管理,聘请林地网格化管理护林员279人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人、每人每月发放工资1500元,计划到2020年聘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护林员增加至12人。 渠道六:实施营造林项目扶贫。思茅区大力推广营造林项目,加快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,利用乔木林建设、森林抚育、经济林提质增效等扶贫项目,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经营性收入。2018年实施乔木林建设1万亩、每亩补助200元、补助金额200万元,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25户、面积1756亩;实施4万亩森林抚育项目、每亩补助标准95元、补助金额380万元;实施1万亩经济林果提质增效项目,每亩补助100元,补助金额100万元。(根据市绿色经济办供稿整理) |
上一篇: 围绕三着力 多领域拓展 镇沅“放管服”改革工作成效初显 下一篇: 澜沧县“四化”培育绿色品牌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|
|